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说我是challenger。学习Fine Art这么多年,依然还在这个领域坚持的并且怀有梦想的自己而言,来到美国虽然很有挑战性,仍然觉得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在美期间,我有幸能够在本地优秀的画廊,博物馆实习工作。不仅能够和著名的艺术家当面交流,学习,也能够更加切实的体会美国的艺术品行业是如何运作的。帮助我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选择学校上,我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风格和所处地域。在和自己风格相投的学校不仅在专业上获益匪浅,而且老师们也能够支持帮助你融入当地艺术圈。我个人认为在校期间我能够在校内外多次获奖,得到有价值的实习机会,和老师对我的推荐支持是分不开的。另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差异都非常大。一般而言私立学校学制会比较长,公立学校各方面都比较稳定。希望同学们在选校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来美具体想提高自己的哪一个方面。以后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每一间学校的风格非常不同,如果进入的学校和自己的风格不符,可能在校学期间是非常挣扎的。
当然对于许多学习艺术的同学而言,语言是一道非常高的门槛。如何拿下语言成为同学们在决定出国之后最为头疼的问题。事实上,对于艺术学习,语言并不是第一位的问题。在来美学习后,艺术课程实践多于讲解。在上课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语言自然而然的能够跨上一个台阶。甚至许多学校也并不硬性要求学生的托福成绩,而是搭配有相应的语言课程和课堂上的language supporter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有名校可以有条件录取,即在学籍上录取,但是仍然给你时间重新考托福,雅思,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所以相对于语言而言,作品集才是艺术生最为重要的开门钥匙。
一份好的作品集比起你在套磁过程中的千言万语都更加有说服力。中国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在美国诸多美术学院中享有盛誉。但是中国学生欠缺的是艺术项目的概念。即,为什么要做这些题材,这些作品和你有什么相联系。通过做这些作品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结果。这样的能力训练,是贯穿美国美术大学教育的始终的。对毕业生的评价,也往往是概念重于技巧。然而在国内,可能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的同学在毕业做毕业创作之前都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事实上当你把大三大四的作品拿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你的作品的内在之间已经能够体现你的审美取向,和你的关注点。只是需要整理,提炼。就能有一份非常好的个人陈述和作品集了。我推荐同学们在有精力的情况下最好做一个个人网站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这首先向导师表明你专业的态度。在得到推荐信的时候,也方便推荐人更加全面的了解你的状况。
关于学习问题,美国大学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非常努力。在国内高校毕业的同学过来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然而如果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段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潜下心来认真创作学习,将会非常有收获。另一方面,在校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关注学校发布的各项展览活动。各种专业杂志,社交网上也会有很多的展览,竞赛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第一点是帮助大家认识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信。为自己的履历增色。 第二点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从而更加好的融入当地艺术圈。另外,我也非常鼓励同学们多多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志愿者,助教,实习,只要是与你的专业相关的活动都去参与一下。一方面,帮助你更加熟悉你的专业圈子,认识更多的圈内人。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活动中你会逐渐认识到如何成为一个professional的艺术家。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也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总而言之,艺术类的留学生虽然不像工科类学生有那么多的机会留在美国工作。然而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这些为数不多的机会。同学们不仅仅可以考虑申请工作签证,也可以考虑申请O1,艺术家签证。如何融入当地艺术圈,如何更好的展示自己是对学习艺术的同学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在这条道路上努力了这么多年。希望能够将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只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条道路纵使再艰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为梦想奋斗的人最可爱!希望大家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