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优专题
难以愈合的冷战之殇-柏林建筑|上篇

距离柏林墙倒塌已经27周年,之前在网上看到名为“LICHTGRENZE”(重新分为两半)活动,莫名其妙的感动,读书时遍访欧洲各大城市,每当回想起时,柏林总是让你绕不开的一座,在这个城市不经意间你就会感受到历史留下的痕迹。(虽然二战时几近废墟)。谈回建筑,德国,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策源地。柏林,现代主义建筑的试验田。时至今日,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在进行着跟新和变革,每一次思想的变革和理念的创新,柏林都赶上趟了。

1.柏林墙 Berliner Mauer

谈到柏林,柏林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目前留存下来的又因为其戏虐的涂鸦给人轻松的感觉,五花八门的纪念品销售让人很难跟沉重联系起来。本人还扛了一小块据说是当年柏林墙上的水泥块回国。

(柏林墙的历史就不在这里普及了大家自行维基吧~~)

2.柏林主火车站 Berlin Hauptbahnhof

建筑师:冯.格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到一个城市最先接触到的是他们的火车站或者机场,他们也是城市的窗口。

柏林原有的两个火车站,柏林东站和动物园火车站,历史上分别属于东柏林和西柏林。1992年,做出了建立贯穿城市的远程及区域交通轴线的计划,决定将中央火车站建成中央交叉、换乘车站。柏林中央火车站由冯格康、马克及合作者建筑师事务所(gmp von Gerkan, Marg & Partner)设计。火车站为钢架玻璃结构,车站共分5层,分布商店80余家。历时十年,耗资130亿欧元建成。

3.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

沿着菩提树大街一路走来,路的两旁是竖起了各种国家和组织的旗子,恍若回到了冷战时期,建筑风格也是杂糅且乏善可陈。(附近有大使馆以及银行)

冷战结束之前,一道墙隔开了东边和西边

现在的大门

DZ Bank

室内是FrankO. Gehry老爷子的作品

附近乱入,遇见英国大使馆,来自伦敦的Michael Wilson设计

4.波茨坦广场 Potsdamer Platz

建筑师:Renzo Piano (Debis大楼),Helmut Jahn (Sony大厦),Giorgio Grassi (ABB大厦)。其他:Arata Isozaki, Richard Rogers

大学时看过一部纪录片《柏林巴比伦》,波茨坦广场城市设计竞赛吸引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牌建筑师们,库哈斯(当年没有留下作品,是不是当时提出的理念太超前了—空置理念)、皮阿诺、冯.格康等。柏林也就此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

柏林墙倒塌后,波茨坦广场曾是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最初的波茨坦广场只有一个十字路口。之后,在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车站,从而发展成交通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词。二次大战中,广场遭到严重毁坏。由于它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并有柏林墙横穿广场,使这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在战后被沦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这片过去位于两条界墙之间的无人地带,在东西德重新统一之后成为欧洲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
波茨坦广场周围全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宏伟建筑,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市中心。索尼中心、戴姆勒城和柏林火车总站(欧洲最大的枢纽火车站)是几大精彩的看点。在柏林,工作、购物、逛街或者娱乐不分昼夜。柏林国际电影节为许多大明星和导演们带来荣耀。

战后的广场

柏林墙时期

如今的波茨坦广场你可以将整个柏林最光鲜的事情跟他联系在一起,这里有最大的Imax影院,柏林电影节主会场售票地址等。

5.亚历山大广场 Alexanderplatz

不好意思各位看官,说到亚历山大广场我又要吊书袋了(是不是太文艺了)。《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让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享誉世界,无可辩驳地成为国际公认的语言大师和文学巨匠。

在历史上,亚历山大广场曾经重建过数次,其中最近一次是在19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建市中心时扩建了这个广场,周围是几座醒目的建筑物,包括高度居欧洲第二位的建筑物,柏林电视塔。由于其高大的外型,许多初到柏林者误将绰号“亚历克斯”用于柏林电视塔。“亚历克斯”还被用来指柏林公园酒店、世界时钟。

广场中央的喷泉

附近的市政厅

6.德国议会大厦 Deutscher Reichstag

建筑师:Norman Foster(穹顶)

如果让我挑一个建筑最能代表德国精神的建筑,我会选它。

 

苏联人占领柏林

美国艺术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用白布捆绑,为期两周,现代艺术当中重要作品。当然整个过程也很曲折,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维基一下。

下面开代表大会上面能看到哦~~

7.德国总理府 Bundeskanzleramt

德国的“中南海”就在国会大厦不远处的河边,一座很漂亮的现代主义建筑。

天气好的时候,就在总理府对岸的大草坪上你会看到很多晒日光浴的裸男裸女们,抽烟喝酒的小年轻们,一切出现的都是那么自然(国内叫和谐,脑子里迅速脑补了一下某国家)。

8.柏林博物馆岛Museumsinsel

“柏林新博物馆”(Neues Museum)改造,David Chipperfield

柏林博物馆岛由柏林老博物馆同其后的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及佩加蒙博物馆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馆岛。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馆所收藏的大型历代建筑物部分最具盛名。

部分震撼展品(一边啧啧感叹一边在想,这也太横了,这都给搬来了)

新馆改造部分 by DavidChipperfield

9犹太人博物馆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

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

入口在老馆这里

犹太人博物馆的建筑师是DanielLibeskind的首个重要作品,他是纳粹迫害下幸存的犹太人,早年曾从事音乐方面的专业学习。正因为上述原因,这座建筑给人带来的空间体验是非常直接和震撼的。连续的在参观中若隐若现的长条形中庭,据说隐喻了犹太人在德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又被称为“流放之路”的装置艺术,由无数大大小小表情惊恐的人像面具堆积而成。重走这条“流放之路”,践踏着面具形铁饼,可以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在封闭的中庭内共鸣,模拟出镣铐的声响,强化了压抑的空间感受。

10.犹太大屠杀纪念馆-记忆之地 Berlin Holocaust Memorial

建筑师:Peter Eisenman

我更喜欢将之称之为记忆之地,屠杀纪念馆太沉重,另外他确实有别于咱们印象当中的纪念馆。

该纪念馆最具特色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地面由2711块高矮不等、刻有请愿书的水泥板铺成,远看就像是一片被微风拂过的麦田,而走近了则像是步入一个巨大的迷宫。负责设计纪念馆的美国建筑师PeterEisenman表示,他的设计将强迫人们面对过去。纪念馆所在地的地价的确贵得惊人,粗粗估算一下约值2亿英镑。

11.德国历史博物馆 Deutsches HistorischesMuseum

建筑师:贝聿铭 Ieoh Ming Pei

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

要为扩建大楼寻找一种形式,这对贝聿铭来说是一个挑战:他面临的挑战是这几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与一块很小且位置很不利的地皮。这块地皮在处于军械库阴影下的同时,又正好是在通往著名的博物馆岛的通道上。

《法兰克福汇报》称赞这座比人们期望的还要秀丽的建筑物时,这样写道:贝聿铭“将施吕特尔的巨形艺术、申克尔的优美与中国的忧郁集于了一体”。《南德意志报》热情洋溢地评论说:“这位光线魔术师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一个可以折射其照准线与光轴的棱镜,给幸运城市增添了七色光环。”

 

本文系品优集原创,如有转载需要请和我们联系

 

 


▼下篇 预告:难以愈合的冷战之殇-柏林 ▼


柏林大使馆建筑

现代主义鼻祖探访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电话:18515935051
咨询QQ:1423077045
咨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井优士阁B座
Copyright © 2009 - 2021 Supportfolios 品优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1824号

免费作品集评估

免费咨询

艺术留学规划

免费咨询

奖学金申请

免费咨询

作品集培训

免费咨询

VIP直通车

免费咨询